2025年7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与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四中学党总支在海淀校区召开党建联建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引领产才融合中的示范作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助力绥化四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校校协同发展新路径。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执行院长王志远、院党委副书记张永然、对外培训办主任郑怿,绥化市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贾洪发、绥化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常文颖、绥化市第四中学政教主任李颖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委员、刑法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时方主持。

周志荣书记系统回顾学校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重点阐释“一中心、多基地”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依托雄安、新疆、海南等战略支点,打造法治人才高地。学院党委推动“一融双高”(党建与事业发展双高质量)落地,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立法联系点、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层普法宣讲等载体,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育人实效。周书记进一步建议面向绥化四中及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统一思政教育培训,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育人体系。

王志远院长提出,学院将聚合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司法等优势学科,与绥化四中共建“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模式:一是将模拟法庭、宪法情景剧等实践教学送进中学课堂,研发面向中小学生的梯度化法治课程;二是联合申报教育部科学规划项目,以绥化四中为研究基地,围绕学生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系统研究,为国家层面提供普适性建议。

张永然副书记介绍,学院已组建研究生普法宣讲团,与海淀区中小学、派出所合作开展“反电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党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与绥化四中党建联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开设“线上云课堂”,实现两地学生同上一堂法治课。另外,在绥化四中持续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主题宣讲,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对外培训办主任郑怿表示,学院将以高质量党建统领事业发展,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与绥化四中保持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度对接,持续做好对外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两方合作高效高质落地。

绥化市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贾洪发指出,近年来学校中考成绩持续位居市区前列,这既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奋力拼搏,也离不开科学系统的育人机制。学校希望以党建联建为契机,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引入法大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始终将教师队伍的思政能力建设置于优先位置,计划依托法大持续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与法治教育水平。在科研合作方面,绥化四中将与法大共同组建课题研究专班,实行项目化推进、节点式督导,确保合作课题早落地、快见效、出成果。

绥化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常文颖表示,走进法大校园,深切感受最高法学殿堂风范。希望借助法大资源,构建法治教育体系:一是依托法大平台培训思政教师,全面提升教师法治素养与育人能力;二是将模拟法庭搬进校内,以真实案例、互动体验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三是联合开展科研与宣讲,为学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绥化市第四中学政教主任李辉指出,周志荣书记“一融双高”理念为党建与事业双优发展指明方向;王院长课题契合基层需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张书记指出的思政教学空白,将推动法律知识深度融入课堂。希望通过与法大合作,将优质资源引入基础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时方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党建联建是刑法所党支部深入推进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刑法所党支部将与绥化市第四中学党总支共同培育建设高质量思政课,定期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法治力量。

随后,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我院刑法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时方与绥化四中党总支书记贾洪发正式签署《党建联建协议书》。

此次党建联建座谈会标志着两校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育、课题共研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构建高校—中学法治教育共同体奠定制度基石,开启党建引领、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