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强化检校合作推进“法工融合”的法学研究和教育新范式,2025年7月30日至8月3日,刑事司法学院依托犯罪数智化治理实验室组织调研团队,由副院长郭志媛教授带队,院长助理曾文科副教授、刑事诉讼法研究所刘译矾副教授、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宁势强老师、犯罪学研究所王康庆、许博洋、刑法学专业博士生王宸共七人赴贵州省检察机关,开展有关法律监督模型与检察办案智能体建设的调研工作,并与贵州省检察院达成共建的初步意向。
调研期间,调研团队先后走访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贵阳市人民检察院、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大方县人民检察院以及黔西市人民检察院五家单位,涵盖省、市、县三级检察院,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观摩法律监督模型与检察办案智能体运行演示等方式,深入了解贵州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调研团队听取贵阳市检察院关于刑事执行案件办理流程的介绍

调研团队与贵阳市检察院检察干警交流刑事执行工作中的问题
在贵阳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团队详细考察刑事执行检察案件办理流程与数字检察整体建设情况,就刑事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在清镇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团队观摩了盗窃罪案件审查等智能体,并就检察干警在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进行交流。在大方县人民检察院,调研团队观摩了大模型辅助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等智能体的演示,并在座谈会上深入了解基层检察院数字检察建设应用情况。在黔西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团队观摩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审查人机协作智能体的演示,与检察干警交流刑事执行数字化、智能化中的难点问题。最后,调研团队在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反馈调研情况,观摩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办案智能体,并就检察智能化的最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开展座谈。

调研团队与清镇市检察院检察干警交流检察业务问题

调研团队与大方县检察院开展数字检察建设应用座谈

调研团队在大方县检察院观摩大模型辅助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智能体

调研团队在黔西市检察院开展深入座谈
郭志媛指出,贵州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特别是智能化赋能法律监督和刑事执行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示范价值,为中国政法大学犯罪数智化治理实验室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本次调研是检校合作的新起点,双方将深化交流,共同推动刑事执行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当前,贵州省检察机关以大模型为工作平台,编撰了2期应用提示词汇编,研发了100余个应用智能体,取得较好应用成效。特别是开发的“刑事执行减假暂办案智能体”,涵盖了几乎所有审查场景,除规范审查和提高效率外,还弥补了办案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短板,对于推动刑事执行工作中的犯罪治理成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调研标志着检校合作向纵深发展。双方在“人工校验机制”“类案辅助场景”等核心议题上的思想碰撞,将为刑事执行监督体系智能化注入新动能。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不仅助力专家了解当前数字检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更将为全国检察机关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法论支撑,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调研团队在贵州省检察院观摩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智能体

调研团队在贵州省检察院就检察智能化的最新发展开展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