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时期的学业永远不是高屋建瓴,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感受生活。而法学,则赋予了我们更多观察的思维和视角。在选择项目的主题时,一般需要预先参考研究一些社会热点选题,但是选择这类项目最为关键的地方是提出改善建议而非仅仅停留在研究的表层。出于个人兴趣,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文艺方面的内容,会着重关注文化产业的整改和保护问题。从故宫文化周边,到杨梅竹斜街、南锣鼓巷以及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我和队友们一边走访调查,一边实地感受中国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在拍照记录的同时去了解每一种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们在研究每一个文化项目的时候,在实地走访体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不妨尝试去提出一些改进建议,类似胡同重生计划,把一些古风古貌的事物在现今现代化的浪潮中更加完美地应用和保护起来,让每处景区都形成其独特的吸引游客的模式,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能够体现景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和中华传统的风味。
文化如此,万事皆然。就像赵文彤老师说的“大学是一个空间,而不是一条道路”,进入大学本就不是为了重复高中的伏案苦读,而是督促我们从书本海中走出,去接触这个社会,去听、去看,去形成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