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改革问题研究创新团队承办的第八期“刑事一体化”学术沙龙在我校科研楼B20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我校刑事司法学院讲师尹泠然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苑宁宁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林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杨新娥、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资深社工刘羽应邀出席。出席本次沙龙的还有我校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王志远教授、涂欣筠老师、蔡元培老师、朱光星老师。我院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列席本次学术沙龙。
本次沙龙以“少年司法问题”为主题,围绕“少年司法立法与制度实施问题”和“少年司法中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矫治”两个主题单元进行深入探讨。进入研讨环节前,王志远教授肯定了此次活动选题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少年司法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王志远教授介绍了刑司院通过举办“刑事一体化”系列活动,以实现构建重要学术阵地的长远目标,并期望与会人员为推进“刑事一体化”建设提出宝贵建议。
第一单元中,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何挺教授就少年司法立法与制度实施问题作主题发言。何挺教授分别从应然层面和我国司法现状两个方面,阐释了少年司法与成人刑事司法两者间的关系。何教授认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从整体架构上对制度进行考量并做出体系化建构,针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等进行分级干预、早期干预。评议环节中,苑宁宁老师对监禁刑等措施无法有效降低青少年再犯率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期望通过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建立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处遇体系。林琳老师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考察了域外国家的未成年人观护制度,指出保护未成年人是体系性的,需要注入全社会的力量。在本单元中,我院蔡元培老师针对少年司法和刑事诉讼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疑问,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深刻思考。
第二单元中,杨新娥主任结合实证数据介绍了近年海淀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情况,详细阐述了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理念与具体程序,并从政府保护、网络保护等角度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矫治提出建议。在评议环节中,刘羽老师对司法社工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期的帮教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具体案例展示了多部门共同协作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积极意义。涂欣筠老师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切入点,深入解读美国未成年人终身监禁刑的适用情况。
在主题研讨结束后,尹泠然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发言,表达了对各位与会人员的衷心感谢。各位青年学者结合少年司法基础理论与实务热点,从实体与程序两个维度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层次解读,对打破学科间研究壁垒,积极推进“刑事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来源:刘玲 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