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与绥化市北林区座谈会于海淀校区图书综合楼815会议室召开。北林区组织部部长李东明、北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艳冬、北林区人才工作中心主任李保磊、北林区人才工作中心主任李保磊、北林区教育局副局长于海亮、校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组织部副部长袁林、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刑事司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永然、刑法所党支部书记时方、刑事司法学院对外培训办公室主任郑怿出席会议。本次座谈会由张永然主持。

袁林从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国内外合作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学校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我校的党建工作情况。在党委领导下,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搭建创新、内涵、特色、融合、安全五位一体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法学教育创新、法学理论革新和法治思想更新。同时,他指出,我校党委正致力于通过综合改革以及与社会各方的对接共建,有效促进党政工作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

周志荣对学院概况与党建工作进行介绍。在校党委的亲切指导与关怀下,我院始终聚焦“一融双高”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党建工作在基层教学机构中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刑法学研究所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同时进行基层党建创新,以学生生活区域为单位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为学院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此外,我院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一方面,参与地方立法,为地方政府重大政策出台提供智力支持,进行人才输送,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推动学生培养落地,尽力解决实务问题。

接下来,与会同志共同观看了北林区引才宣传片。宣传片生动展示了北林区的发展风貌、人才政策以及未来规划,直观反映了北林区的引才环境和人才需求,也更加坚定了双方深化合作的信心。
李东明详细介绍了北林区区情及人才政策。该区的人口优势、区域优势为引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北林区推出人才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设立五个赋能工作室,并选定两所学校作为顾问承接与工作开展的基地。他强调,其人才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后路之忧、后代之忧”三大问题,通过成立人才工作服务中心、构建人才服务联合体等措施,为引进人才与其配偶和子女在就业、就学、就医等多方面提供便利。此外,他还表达了希望与我院在党建联建、人才引进、实习实训、在职干部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意愿。

李保磊对开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阐述。在绥化市委指导下,北林区组织成立工作专班,并下设“一办五组”,形成工作合力,重点推进党建联建聚力、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对外开放共赢、联培共育助力五个项目。其次,他介绍了聘请时方书记作为绥化市第四中学德育副校长的工作内容:其一,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并充分结合本地特色与红色资源;其二,协助受聘学校制定完善德育工作计划,培养德育教师队伍;其三,推进受聘学校与先进地区名校开展合作,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善,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王艳冬简要介绍了结成党建联建对子的相关内容。合作事宜包括定期举办校地党建云课堂,“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组织线上线下共享党课,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两地共上一节课”,设立党建赋能工作室等。通过以上措施提供党建理论指导、科研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对接,助力北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后,双方深入交流了开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就合作方向达成明确共识,共同探索与商讨了有效的合作路径和方式,并对合作内容进行细化,展现出高度的合作热情和务实的合作态度,达成初步意向。

最后,与会同志合影留念,本次座谈会至此圆满结束。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刑事司法学院与北林区开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合作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双方在多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与北林区的沟通交流,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