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对外培训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鉴定文痕检专业证书班招生简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健全公正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司法鉴定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在保障执法司法公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司法鉴定行业普遍存在的专业人才培训薄弱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司法鉴定人队伍建设与技术普及的迫切需求,积极回答中国政法大学“强国建设、法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学校高度重视专项培训工作,并不断推动相关改革与创新。

在全国多地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将联合相关单位,于20259月重磅推出2025司法鉴定文痕检专业证书班”。我们诚挚邀请有志于提升自我、投身司法鉴定事业的学员加入,携手走进法大校园,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喜悦。

本次证书班秉持“汇聚一流教学资源、培养新时代领军人才”的宗旨,课程体系涵盖理论学习、实验操作与实习实践三个环节,着力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学习物证鉴定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与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验与案例教学,学员将全面掌握文检与痕检的基本技能,具备胜任相关司法鉴定活动的执业能力。

一、主办单位及相关优势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专业优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在司法鉴定领域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政法学院设立侦查学教研组,并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于1955年开办了国内最早的司法鉴定学研究生班,奠定了我国司法鉴定教育的学科起点。1985年,学院又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合作,在河北昌黎联合举办检察系统刑事技术培训班,先后培养了一批批业务骨干,成为我国司法鉴定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这些珍贵的历史实践,见证了中国政法大学在司法鉴定人才建设中的光荣传统与重要地位。

依托法学“国家一流专业”和侦查学“北京市一流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司法鉴定方向已汇聚教授4人、副教授6人及多位司法实务专家,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师资力量雄厚。团队及教师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育人团队”“宝钢优秀教师奖”“青年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展现出卓越的教学与育人水平。近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司法部等课题30余项,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科研实力稳居国内前列。师资团队既深耕学术研究,又长期活跃于司法鉴定实务一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该团队开设的《刑事法与刑事科学法律诊所》《司法鉴定学》《司法鉴定实务研讨》等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北京市及校级一流课程,并被评为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司法鉴定方向依托侦查学本科专业,已构建起覆盖本硕博完整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司法鉴定领域持续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经过近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教育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建成了国内司法鉴定领域配置最为齐全、体系最为完备的实验中心之一。实验平台不仅配备了VSC9000文检仪、VF10朱墨时序分析仪、笔迹量化分析系统、ESDA 2/A静电压痕仪、指纹自动比对系统、超景深显微镜和高光谱成像系统等常规专业设备,还引入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气质联用仪(GC-M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国际前沿理化分析仪器,能够实现从宏观形貌到分子结构的多维度检测与综合分析。同时,实验中心正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司法鉴定中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文痕检验、理化分析与智能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平台,为培训班学员提供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实验条件与实践支撑。

二、课程内容

专题讲座:

1. 科学证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司法鉴定在当代诉讼中的定位与发展

2.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标准与方法——基于证据规则的实证视角

3. 庭审中心主义下鉴定意见质证

4. 证据意识培养体系构建:从理论研究到司法实践的多维视角

5. 司法鉴定错误成因分析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6. 疑难签名笔迹鉴定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基于典型案例的研讨

7. 法庭科学证据科学性的评价标准

8. 文书鉴定实务中的签字盖章捺印陷阱识别与防范

9. 书写时间鉴定的技术困境与突破

10. 文书鉴定分类体系与国家标准解读

11. 智能交通时代车辆数据提取技术

12. 打印文件检验的技术创新与方法优化

13. 司法鉴定能力验证试题解析与质量提升:历年典型案例回顾与经验总结

14. 刑事法治中的科技赋能与权利保障

三、师资介绍

郭志媛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亚洲法律学会高级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比较司法制度等。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曾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参编教材20余部。

肖承海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刑事司法学院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司法保障研究基地副主任,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文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理事,北京警察学院兼职教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特聘教授,林芝市法学会智库专家。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刑事法与刑事科学法律诊所》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一流课程《司法鉴定学》主讲人。研究领域:刑事侦查学、司法鉴定学、证据法学。在《法学杂志》《证据科学》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

郭金霞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诉讼法学(司法鉴定方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公安学教学指导委员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警察学院兼职教授,俄罗斯内务部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本科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司法鉴定学、证据法学。主持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司法鉴定治理的传统架构与现代化路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市法学会项目《都市犯罪侦防对策》。曾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政法论坛》《中国司法鉴定》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甘肃警察学院、湖南警察学院、天津警察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二级警监,司法鉴定人。研究方向:微量物证和毒物毒品检验。 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部。担任《上海塑料》《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实验与分析》杂志编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中国测试》《包装工程》等期刊审稿专家。

张鹏莉  中国政法大学侦查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研究方向:侦查学、司法鉴定学。代表性学术成果:《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司法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论“以审判为中心”对侦查取证的指引作用》《论刑事错案的产生及预防措施等。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侦查学、证据学。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谁为律师辩护》、译著《加州证据法典》等。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研究方向:侦查学、司法鉴定学。代表性学术成果:《金融犯罪侦查热点问题研究》等。

   中国政法大学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司法鉴定人。研究方向:侦查学、司法鉴定学。代表性学术成果:《论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防对策》《贿赂犯罪的特点与侦查途径选择》等。

宁势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司法鉴定人,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一流课程《司法鉴定学》《现场勘查学》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研究方向:司法鉴定学、侦查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高校科研创新项目2项、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国司法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项目信息

(一)培训类别

非学历教育

(二)时间安排

招生时间:即日起至20251231

入学时间:20262月(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结业时间:202612

学员培训时间为一年,分两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20262月至20266

第二学期:20269月至 202612

培训方式:在校脱产学习加线上培训实习相结合

线下课上课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

线上授课方式:由弘德网(www.ihongde.com)提供技术支持。

实习安排:由学员自行联系具有文痕检鉴定资格的机构参与实习90 天,并提交实习报告和相关实习证明。

(三)招生对象、报名要求及班级规模

招生对象

1.公检法司从事司法鉴定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司法鉴定机构助理鉴定人,鉴定机构管理人员

3.专业律师

报名要求:具有大学本专以上学历

班级规模:招生规模为70左右,按照报名顺序依次录取并安排课堂座位。

(四)培训费用

18500元人民/包含培训期间的师资费、实验室耗材费、培训资料费、教学场地费、教学设备使用费等费用,不包含学员餐费、住宿费及交通费等其他费用。

学院协助学员联系住宿,为学员办理校园一卡通(持一卡通可在学校食堂就餐),食宿费用学员自行承担。

培训费用由中国政法大学统一收取并开具统一票据(电子)。报名后因个人原因未参加培训的,相关费用不予退还。

(五)证书授予

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者,由中国政法大学颁发中国政法大学司法鉴定文痕检专业证书班”结业证书。

(六)管理安排

1.学员入学后,将按照中国政法大学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管理,主办方将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学校配备 1 名带班老师及1-2名教务助理,全程跟班,确保教学秩序顺利进行,同时弘德网将协助线上教学等相关事宜。

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安排专用的多媒体课室,提供必要学习用具等,协助提供宾馆信息(费用自理)。

3.主办方保留对培训时间、地点、师资、内容、规模等项目安排进行必要调整的权利。

、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2025 1231

报名流程:提交材料—通过审核—缴纳培训费—提交凭证—入学通知

第一步:学员填写报名表单,并将以下材料打包一并在表单中提交。

表单链接:https://form.ihongde.com/index?code=xfaJiL7eVy

表单二维码:

提交材料清单:

1、《司法鉴定文痕检专业证书班报名表》盖章扫描件

2、身份证扫描件

3、电子版免冠照片(2寸)

4、工作证扫描件或其他形式工作相关证明

请确保所提交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学员本人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

第二步:主办方在审核通过后回复确认邮件,通知缴费。

第三步:学员缴纳报名费用

学员需公对公汇款的途径缴费。将培训费汇入中国政法大学账号:346756007485,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昌平支行,汇款时注明文痕检培训班+学员姓名

特别注意:

1不接受学员以个人账户汇入中国政法大学账号的途径缴费

2、学员请按照主办方回复邮件中写明的金额,缴纳相关费用。学校将逐一审核,如缴纳金额错误,将无法完成报名。

第四步:学员将缴费凭证回复至邮箱zy@cupl.edu.cn完成报名。

第五步:接收入学通知。

、联系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报名咨询老师 010-5890819315120092092

缴费咨询:王老师 13811970137

 

  • 附件【报名信息表.docx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