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对外培训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健全公正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资产引发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案虚拟货币处置是涉及司法公正、金融监管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问题,稳定币以及基于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的虚拟货币也逐渐崭露头角,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和投资机会。

为回应实务需求,积极回答中国政法大学“强国建设、法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学校高度重视专项培训工作,并不断推动相关改革与创新。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将联合相关单位,于2025年10月重磅推出“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我们诚挚邀请有志于提升自我、投身司法事业的学员加入,携手走进法大校园,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喜悦。

本次高级研修班秉持“汇聚一流教学资源、培养新时代领军人才”的宗旨,课程体系涵盖系统解析上述数字资产的法律属性、监管框架、处置程序、合规程序和投资机会等内容,着力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学习,结合案例教学,学员将全面掌握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基本技能,具备胜任相关司法活动的执业能力。

一、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刑事司法学院是我校唯一设有两个本科专业的法学院,即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专业特色鲜明。两个专业的强强组合,使刑事司法学院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阵容强大、综合实力雄厚的刑事法学和刑事科学教学与研究中心。学院目前已形成了以刑事法学为主体的学科群,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是学院基础性学科,犯罪学和网络法是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合规学、证据调查学和犯罪学为校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方向,教学和科研以及师资队伍等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1、新型数字资产犯罪的定罪量刑难点解析

2、虚拟货币的刑事风险及其应对研究

3、虚拟货币数据的取证、鉴定及证据分析

4、稳定币与虚拟货币:法律框架、风险挑战与监管创新

5、稳定币的本质与法律分析

6、从投资视角看境外资管产品代币化路径

7、数字资产领域刑事司法实务研究

三、师资介绍

李爱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钱端升特聘讲座教授,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据法学内容与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建设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政策法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研究组织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金融法院首批专家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仲裁委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西峰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法、金融法、国际经济法、数字贸易法、数字经济法、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主权货币国际流通法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比较指南》(合译)、《数字贸易法通论》(合著)等;

熊立南  现任香港某头部中资资管机构基金经理,负责公司投资业务以及基金产品代币化工作,对于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规则框架下的产品代币化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在投资端有十年以上境外投资和行业研究经验。过往任职包括工银资管(全球)以及大成国际等专业资管机构一线投资职位。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智库刑事合规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兼职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校外导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曾在北京检察系统负责职务犯罪、金融犯罪公诉工作,在蚂蚁金服及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法务总监,并曾在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担任合规部负责人。主要执业领域为金融犯罪、职务犯罪案件控告与辩护,数字经济领域刑事合规,科技、金融行业创新业务和产品的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等。

郭旨龙  中国政法大学团委副书记,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网络法学研究所教授,刑法学博士生导师。

孙道萃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在《中国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罪责刑关系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网络刑法学初论》、《人工智能与刑法:挑战和回应》等。

李小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侦查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理事,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国内电子证据领域知名的法律专家和技术专家,资深刑事辩护律师

四、项目信息

(一)培训类别

非学历教育

(二)时间安排

招生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0日

报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授课时间: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

上课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

(三)招生对象及班级规模

招生对象:司法实务界人士;企业法务人员;各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各有关院校专业教师及其他研究人员等。

班级规模:招生规模为70人左右,按照报名顺序依次录取并安排课堂座位。

(四)培训费用

培训费9800元人民币/人;5人以上团报价8800元人民币/人;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使用财政预算报销的学员5000元/人。费用包含培训期间的师资费、培训资料费、教学场地费、教学设备使用费等费用,不包含学员餐费、住宿费及交通费等其他费用。

培训费用由中国政法大学统一收取并开具统一票据(电子)。报名后因个人原因未参加培训的,相关费用不予退还。

(五)证书授予

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者,由中国政法大学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六)管理安排

1、学员入学后,将按照中国政法大学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管理,主办方将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

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协助提供宾馆信息,费用自理。

3、主办方保留对培训时间、地点、师资、内容、规模等项目安排进行必要调整的权利。

五、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 年10月20日

报名流程:提交材料—通过审核—缴纳培训费—提交凭证—入学通知

第一步:学员需将《报名表》扫描件、电子版免冠照片(2寸)、工作证扫描件或其他形式工作相关证明、个人简历(word版)、身份证扫描件发送至报名邮箱zy@cupl.edu.cn,团报学员需在一封邮件中发送所有成员的上述材料方能享受团报优惠。

请确保所提交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学员本人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

第二步:主办方在审核通过后回复确认邮件,通知缴费。

第三步:学员缴纳报名费用。

学员缴费仅有以下两种途径:

1、以公对公汇款:请汇入中国政法大学账号:346756007485,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昌平支行,汇款时注明“虚拟货币培训班+学员姓名”。

2、以个人账户缴款:请通过法大财务处微信公众号付款

路径:关注公众号“中国政法大学财务处”,点击底端“业务办理”,点击“报名缴费”,点击左上角“报名系统”,在“报名项目”中根据主办方回复邮件中写明的项目和金额找到具体模块,分别为:

单报缴费模块:“(学员单报9800元)中国政法大学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

团报缴费模块:“(学员团报8800元)中国政法大学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

团报缴费模块:“(财政预算5000元)中国政法大学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前沿法律实务高级研修班”。

完成报名后,返回公众号首页的“业务办理”,点击“报名缴费”,登录“校园统一支付平台”,输入用户名(即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点击“其它缴费”,点击“缴”,确认支付即可。

特别注意:

1、不接受学员以个人账户汇入中国政法大学账号的途径缴费。

2、学员请按照主办方回复邮件中写明的金额,缴纳相关费用。学校将逐一审核,如缴纳金额错误,将无法完成报名。

第四步:学员将缴费凭证回复至报名邮箱完成报名。

第五步:接收入学通知。

六、联系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报名联系:郑老师 010-58908193,15120092092

 

  • 附件【报名信息表.docx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