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科研信用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作为北京信用学会2024年年会暨科研诚信分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用学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信用学会科研信用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承办,重庆泛语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协办。
本次研讨会由科研信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副所长印波教授主持,其与科研信用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解本远教授做专题汇报,《编辑学报》主编、编审陈浩元,北京信用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石新中教授,《政法论坛》副主编、编审寇丽教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所研究员、副编审张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副编审陈艳华,《自然辩证法研究》副编审郑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编辑韩奕帆,重庆泛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咏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苏明月副教授点评,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讲师宗倩倩,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讲师李晓,刑事司法学院讲师王康庆、徐永伟,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讲师赵悦,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张赟等专家学者出席沙龙。
主持人印波教授对到场师生表达了欢迎,并希望能在本次会议中通过实质性交流,推进科研信用、科研诚信、科研伦理等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解本远教授就北京信用学会重点课题“科研信用的伦理意蕴研究”做开题报告。解本远教授指出,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意见》中所明确的科技伦理原则除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等保障权利原则外,还包括了增进福祉原则。在这一特色原则指导下,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应兼具惩戒与教育机制,以科研信用机制作为福祉计量工具,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印波教授就北京信用学会重点课题“科研信用的法治化建设研究”做开题报告,并对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进行大纲展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二十大报告里面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与涉外领域立法。科研诚信治理涉及行政主体与私人主体,有别于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主体纠纷,且现有科研诚信规范尚未独立成体系,难以发挥治理效果。科研诚信作为新兴领域,可尝试在整合《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规范基础上,制定《科研诚信条例》,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科研诚信法治体系。印波教授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大纲展示环节,指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将AIGC嵌入科研诚信治理规范领域,以实现教材的与时俱进。
《编辑学报》主编、编审陈浩元指出,科研诚信反映了科研人员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站位,需要通过教育来端正学风,坚决抵制科研失信行为。高校等科研教育机构也应端正政策导向,鼓励重要学术成果发表于国内期刊,扶持培育青年学者,以树立高度的学术自信。
北京信用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石新中教授指出,科研信用与金融信用、司法公信、政治信用等内容都是我国信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数字文明的新阶段,信用将与法律和道德并列,发挥更为积极的治理作用。
《政法论坛》副主编、编审寇丽教授指出,科研诚信法治化建设在当下科研环境下尤为必要。以AIGC论文检测为例,检测技术必然落后于AI迭代更新速度,因此靠技术来规范技术必然带有滞后性,需要法治加以补足。科研诚信法治需要在良法善治的理念指引下,以保障科研信用为宗旨,民行刑一体推进,实现对科研诚信的有效促进。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所研究员、副编审张倩影指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于2019年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当下,学术不端行为产生了部分新样态。需要联合业界力量,制定科研诚信标准体系表,以实现科研诚信标准的体系化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副编审陈艳华指出,科研伦理在整个国家科技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教材可以尝试专章论述科研诚信的基础性地位,让科研诚信学科体系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讲好自己中国自己的故事。
《自然辩证法研究》副编审郑泉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要“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教材应结合数字时代的科研实际,引入部分新的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就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编辑韩奕帆指出,希望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教材编写过程中能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科学家精神等党的这种创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教材,在保证教材专业性、针对性的基础上,体现本土化特色。
重庆泛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咏洁指出,科研诚信研究离不开产学研政策的良性互动。维普与重庆泛语作为产业界的代表,致力于通过格式规范检测等科研工具,用数据与技术服务科研诚信领域创新发展。希望《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教材编写能够添加实证范例,加深读者对国家科研诚信治理的具体了解。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苏明月副教授认为,科研诚信治理需要在道德层面、法律层面以及信仰层面共同发力,以增益学术共同体的自我净化功能,自我控制功能和自我治理功能。当前学术不端的处理带有行政处罚法的色彩,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规范设定来合理界定处罚边界。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讲师李晓认为,科研诚信治理需要法治与学术共同体自治相结合,以发挥鼓励性与指引性的治理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讲师宗倩倩认为,《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教材编写在关注科学数据共享等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也可以在伦理原则部分保留对中医药等专门领域科技伦理治理的合理关切,以体现教材的本土化特色。
北京信用学会科研信用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分论坛“科研信用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