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一 刘一冰 王展韬
职业偏见:幼师不能承受之重
从携程到红黄蓝,令人痛心的虐童案层出不穷,一次次被顶上新闻头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无奈却屡禁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虐童案的频发,使得幼师们于“工资低”、“学历低”、“专业要求低”的基础上,又被贴上了“虐童”的新标签。公众认知里关于“幼师”的刻板印象,在社会舆论中持续发酵、泛滥,衍生出固执的职业偏见,一步步将幼师群体推至“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通常所说的职业偏见,是基于收入、专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判断事物,由于不了解或是不愿意了解而对职业产生的误解。工资待遇差,学历低,专业要求低,这些标签在幼师的固有社会印象中颇有一席之地。既然有职业,自然有职业偏见。但是,近年来屡次幼师虐童新闻的曝光,大量批判、谩骂的言论涌向涉事幼师的同时,也涌向了整个职业,加剧了原生的职业偏见。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真正勤于本职的幼师们成为了职业偏见的牺牲品,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怀疑和戒备。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们无所适从。
我们相信,那些毫无人性的虐童幼师,终究是少数职业从事者走向了极端,绝不可能是整个职业群体恣意猖獗的剪影。人们对虐童事件深恶痛绝,以至于职业偏见愈演愈烈,是建立在一定的既有情绪基础之上的。
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孩子们撒开脚丫跑遍田野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愈发认识到幼教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从小可以顺利启智。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5名幼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给孩子选择幼儿园会考虑幼师情况。在社会竞争趋于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意识到幼师不应只承担“保姆”的角色,而是要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为使孩子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家长们花费了不少心血,从而对幼师抱有较高的心理预期。怀揣着这样的期待,却屡屡遇到幼师虐童的“惨案”“,社会的敏感神经如何不被触动,职业偏见如何不加剧?
同时,随着二胎政策放开,社会对幼师的需求激增,幼师人才缺口大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数据统计,至2021年当年,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将增加1500万左右,幼儿园预计缺口近11万所,幼师和保育员预计缺口近超过300万。为满足巨大的幼师缺口,很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临阵磨枪”,招生基本“零门槛”,大量幼师的专业素质都不过关,如何能够为幼教机构输出高端教师队伍? 这些学生没有对专业的热爱,更谈不上职业认同感,走上工作岗位后因“压力大”、“工资低”、“社会印象差”而跳槽的也很普遍。况且,由于幼师人才的供不应求,幼教机构人员分工不合理,许多幼师的工作繁杂辛苦,日常性的生活工作几乎耗费了其所有的精力,难以腾出较多时间对幼儿进行启发性的培养和教育。现实中的幼师专业素质水平整体偏低,加上幼师精力有限,孩子们并没有受到理想中的优质教育,家长的期待得不到满足,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感,社会对幼师群体逐渐由“期望”转变为“失望”。此时,频发的虐童案更是触及到了人们内心的痛点,情绪迅速发酵,幼师职业群体瞬间成为情绪发泄的众矢之的,泛滥的社会舆论将人们对幼师的声讨和偏见推向了高潮。
幼师的职业吸引力颇低,让缓解幼师人才缺口难上加难,而这其中,国家重视不够,社会投资盲区难辞其咎。幼师在社会中供不应求,而工资待遇却与其需求程度不成正比。有调查表明,幼师的月平均工资甚至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接近,有的老师工资还达不到简单体力劳动者的待遇。教育方面的多数社会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大学的建设上。幼师的待遇、辛苦与责任使幼师的职业吸引力低下,幼师岗位流动性大,跳槽、转行的不在少数,更多的人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幼师”沦落为不愿触碰的“雷区”,这无疑加剧了幼师缺口。
学前教育机构为继续经营被迫降低职业门槛,准入机制如同虚设,使得幼师的教育质量和职业道德都难以得到保障。如此恶性循环,只会让幼师整体的素质水平越来越低,那些少数虐童的害群之马也许会繁衍生息,虐童事件毫无消停之势,“虐童”的标签不再只是标签,而变成实实在在之特点,幼教职业想要改变社会印象的期望也只能是泡沫幻影。国家财政政策的倾斜,提高幼师待遇,转变社会教育投资理念,成为淡化社会对幼师的职业偏见,解决幼教问题的当务之急。
职业本无对错,错在从事职业之人。社会舆论也本并无对错,错在由此衍生的职业偏见的泛滥。少数渣滓不应该成为否定职业本身的理由,但职业本身的问题也不应以此借口而被埋没。在幼师职业广受质疑之时,需要幼师提升自身价值,同时更需要国家介入,提高幼教职业吸引力,为幼师职业群体注入新的生命力,缓解人才缺口,那些刻板的印象与职业偏见才能被逐渐淡化。
天价彩礼:拜金之外还有什么
2017年1月11日凌晨1点半,河南安阳静谧的夜色中,一场新婚之夜的惨案无情上演。新郎新娘因彩礼发生争执,盛怒之下,新郎拾起一把用来悬挂镜框的锤子,当场将新娘杀害。
不一而足,类似因天价彩礼而导致的“未进洞房先进牢房”的事件并非个案。天价彩礼往往让男方不堪重负,勉力支付的背后多是债务累累,甚至是引发各种抢偷杀伤等恶性事件。此种结果虽说极端,但也从侧面体现了天价彩礼带来的恶果。结婚本是两人新生活的开始,与天价彩礼间又有何必然关联呢?“天价彩礼不嫌贵,负债婚姻最安全”的思想指引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无疑是巨大的讽刺,引人深思。
姑且对天价彩礼按下不表,究其来源,彩礼的正当性又如何呢?从西周六礼中的“纳征”起,彩礼历经上千年社会变迁,一直在传统习俗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纵使建国后将其作为陋习大加批驳,它却仍如原上之草,始终在广大农村地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可不说确有一定合理性。
彩礼,是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付给女方的财物。婚姻涉及的劳动力在不同家庭间转移,失去劳动力的一方希望获得补偿,而获得劳动力的一方应对此偿付,这种经济层面对于彩礼正当性的解释具有广泛的说服力。建国以来,彩礼,尤其城市中的彩礼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买卖婚姻性质逐渐消退,所改变的不仅是女方经济状况,而且隐含着改善男方和婚后双方共同经济状况的动机。此外,彩礼也有补充嫁妆、置办婚礼的用途。从这些角度来看,彩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一种封建遗俗,彩礼也无可避免地带有买卖婚姻中代表女子身价的残余。
彩礼的正当性值得商榷,而天价彩礼的存在就更加令人质疑了。“无论貂蝉与无盐,要娶新娘先出钱”,结婚前女方开出天价彩礼的条件,其成功率又能有多少呢?综合看来,天价彩礼提出的结果不外以下几种:两位新人能与各自家人协商,最终订立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抑或两人一起借贷凑出彩礼钱,在婚后还贷,则仍能皆大欢喜。
然而很多时候,结局却往往令人叹息。男方家庭或因女方家提出的天价数目望而却步,或因背负大量债务,男方年迈父母每日奔波还债,抑或是结婚后双方因彩礼问题纠纷不断,甚至出现自杀杀人等后果。而尽管前车之鉴不断,不少家庭却仍对天价彩礼趋之若鹜。
这种现象听来匪夷所思,细思却也能理解女方家长的心情。一般来讲,天价彩礼的提出或是出于对男方经济状况的考察,或是出于对其真心程度的检验。站在女方父母的角度,基于对女儿未来生活状况的考量,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再深想,这种想法却又无疑是经不住推敲的。女方家长从经济上对男方的苛求完全否定了男方通过努力改变婚后经济状况的可能性,这无疑是对男方的不信任,而其中折射出某种程度的拜金主义更不可取。另一方面,将金钱与真心放到同一天平上,以期进行等价交换的行为不仅荒谬可笑,而且反映了女方的自轻和自卑。对男方的不信任和对自身的没信心这两种“不信”与彩礼的漫天要价交织在一起,凸显出的,是重男轻女观念与市场经济中的逐利思想相互碰撞的结果。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生涩而微妙的融合,转变中人们的挣扎与冲突,在天价彩礼中亦可窥见一斑。
当下,天价彩礼泛滥同时也引来了许多反思,繁荣的表面下却是逐渐式微。当现代观念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天价彩礼热度的降低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年来,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零彩礼”观念如同一股清流逐渐渗透社会。
然而,彩礼消亡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传统经济层面来看,彩礼意义逐渐淡去,生活成本与婚恋观念引发的忧虑赋予了其更多元化的意义,而这不仅仅单纯指向拜金的价值取向。对于彩礼价值多元化的理解,除了能帮助我们探寻不同案例背后的行为动机外,更是我们反思每一意义存在合理性的必要前提。如此,方能找到让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回归正轨的真正途径。
情怀到底怎么卖
近年来,家乡的大街小巷中冒出许多挂着“人民公社”招牌的餐馆,内部装修很有六七十年代的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浓浓的年代感,蕴含着中国人心中的红色基因。此外,各种琳琅满目的“主题”餐厅、“主题”酒店等等也是层出不穷——可见,商业兜售的,已不再单是食物本身,情怀所附加的价值已成为商家互争雄长的筹码。
情怀如果卖的好,总会有人买单。寒假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把清华大学的校史浓缩于短短两个多小时,展现了许多不同时代的清华学子的命运。人物不同,时代不同,但是关于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情怀却没有改变。电影中的清华学子,有有顶着来自家庭巨大压力,但心怀国家大义而血洒长空,捐躯赴难的沈光耀;也有在十年浩劫之中坚守爱情与人性的底线,在命运面前奋力拼搏的陈鹏。这是精巧的剧情设计,也是电影的主题。在此之外,电影所传达给观众的还有关于自强不息的精神与人生价值的追寻与探讨。饱含如此情怀,又有谁不愿意买单?一部在选材、剧情的设计之外,加入了关于这样一种情怀的“加成”的电影,让大家在散场时除了对于清华大学百年老校校史的感慨之外,还有一种对于初心与信念的追求——好的电影加上好的情怀,堪称成功。
如果说文艺作品需要通过情怀而达到有人为之叫好的效果,是其本身的特性所致,那么工业产品的销售中,情怀便是“价值加成”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国内掀起一股“日货潮”。诚然,这些现象充分展现了日本这个亚洲第一老牌工业国的实力。同时,通过融合了佛教禅宗中“静”和“净”的理念,与日本传统神道教中有关人与自然联系的自然观与宇宙观,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尊重与敬畏自然、用心领会生活与工作的探索与领悟。而日本商人又巧妙的将这种探索与领悟包装成“匠人精神”,给它贴上情怀的标签从而给商品本身进行精神溢价。优质的产品、高明的营销手段再加上情怀的溢价——就这样,日本产品逐渐走上了神坛,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用高超的技术诠释情怀的价值的商品高歌猛进之时,劣质产品用所谓的“情怀”粉饰自己,掩饰自己的短板,玩用情怀来掩盖技术缺陷的小把戏。
就在2017年底,本田新CR-V1.5T发动机被曝由于设计缺陷,发动机冷启动时汽油进入机油壶。这个质量问题让一向以发动机著称的本田遭遇了严重危机。无独有偶,去年十月,神户制钢集团又被曝出用劣质钢材欺诈消费者十余年的丑闻。纵使如此,在问题被曝光之前,本田的广告语依然是“卓越品质,在完美中升华”;神钢的谎言在被揭穿之前,还在宣传它的无缝钢材的可靠性与耐久度,大言不惭地吹嘘其高端铜制品是“神钢”匠人精神的结晶。直至东窗事发,他们自己还在宣传他们“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在泛滥的情怀面前,人们的感知并未麻木。情怀之所以能够用来营销,是因为情怀背后有支撑它本身价值的溢价资本。在“发动机”事件之后,曾经需要加价提车的丰田,如今4S店内的顾客寥寥无几;在神户制钢造假事件后,其股价下跌高达40%。
同样是情怀的售卖,切切实实的真情怀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心。废旧报纸的收购价几角钱一斤,而当这张报纸承载一定的记忆,它就不再是废品。人们摩挲一份旧报纸,回念一段旧时光,报纸是一份时光里的记忆与岁月的礼物。
所谓情怀,是一定程度上追求可能实现的理想或愿望。对于情怀的追求其实很简单,立足情怀,踏踏实实的用心去做一件事。而当人们将情怀作为一种噱头,浮躁地去追逐,情怀也就不再是情怀,因为它已经不再可能实现。因此,如果想要取得成功,还是要踏踏实实创造产品价值、仔细发掘情怀本身——我们可以基于情怀售卖情怀,这种情怀有时是情怀本身,而有时是用情怀凝结成的产品。这样情怀与产品的完美结合,为什么不会有人买单呢?如果商家在售卖情怀时能够言行一致,又怎么会没有良好口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