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2020级刑诉1班举行党团班联合活动

发布日期:2021-11-23  来源:   点击量:

2021年11月18日,刑事司法学院2020级刑诉1班开展党团班联合活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全体团员按时参加。本次活动由党支部苏志远以及团支部李嘉、班长齐鲁杰主持。

一、主题班会活动

为深入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班长齐鲁杰带领大家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齐鲁杰同学主持主题班会活动)

齐鲁杰同学首先介绍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会议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年份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次,它是在我们党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它是主题为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形成新的历史决议的重要会议。从这三个方面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意义非同寻常,它将对中国发展、党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之后,齐鲁杰同学带领大家了解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该项决议是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同,三个历史决议都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着重阐释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与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本次主题班会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重点,融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对班级全体同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与助力。


二、主题党日活动

党支部苏志远同志主持主题党日活动,徐一铭同学、陈子毓同学、陶雅昕同学、王英俊同学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苏志远同志主持主题党日活动)

徐一铭同学以“峥嵘岁月· 礼赞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为主题,拮取重大历史事件,为大家描摹了新中国72年的发展轨迹。

(徐一铭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在“熔——众擎易举”一章,徐一铭同学以第一面国旗的故事为引,揭示了照亮新中国长夜的是人民自身对光的信仰。在“戎——民族血性”一章,徐一铭同学号召大家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牢记舍生忘死的民族血性。在“融——同胞情深”一章,徐一铭同学回顾1997年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感慨时至今日,同胞依旧情深。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体现了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在“荣——筑梦中华”一章,徐一铭同学介绍了中国女排勇夺1984年奥运会金牌,梳理了北京首次申奥惜败,八年后成功圆梦,后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的历程。

72年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科技进步、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历史雄辩地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最后,徐一铭同学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之语,点明国之礼赞,离不开人之礼赞,号召大家从新中国72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

(陈子毓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陈子毓同学以“凝聚九天豪情,逐梦星辰大海”为主题,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为契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感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陈子毓同学首先对中国航天史进行了梳理。从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万户”的出现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升空,再到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圆满完成、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奔月,我国航天工程的每一次突破都坚实有力。之后陈子毓同学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独到见解。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至今,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创造特别的业绩。经过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最后陈子毓同学号召大家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以航天人为榜样,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富强、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心系祖国的发展、全身心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航天重大工程既是技术工程,也是政治工程,更是民族复兴的脊梁工程。”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发了全民族探索与创新的热情,青年人更要矢志不渝地勇攀高峰,高举奋斗的火炬,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满怀期待地拥抱属于我们自己的星辰大海。

(陶雅昕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陶雅昕同学和王英俊同学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来分享学习心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伴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陶雅昕同学在第一部分就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进行了讲解。

其中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导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总书记说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每一届代表大会都围绕三农问题作出了不同层次的工作部署。问题导向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当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危机,实现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应对外部挑战的时候,中国必须强调底线思维,也就是如何应对断供甚至断掉金融结算,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结合的双循环战略,由此提出将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外部挑战的新方向,因为乡村不像产业资本叠加在城市带的这种发展方式,乡村是一种能源和资源消耗相对比较低的,和自然结合的比较密切的人类生存方式,因此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陶雅昕同学介绍了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即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体包括产业衔接、项目衔接、政策衔接与规划衔接。从而才能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巩固脱贫成果再加力的最终目标。

(王英俊同学分享学习心得)

王英俊同学介绍的主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农村和城市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王英俊同学就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落实。一方面,许多成功经验需要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这项工作需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为此要把握正确原则,采用科学方法,扎扎实实地抓落实。随后王英俊同学以家乡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转型、乡风文明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为视角,充分肯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人文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王英俊同学通过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目标的坚守,鼓励大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者”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转变,为家乡的发展,为国家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主题团日活动

随后,刑诉1班团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李嘉同志主持会议,刑诉1班团支部全体团员参会。


(李嘉同志主持主题团日活动、全体团员齐唱团歌)

会议在嘹亮的团歌声中召开。李嘉同志首先介绍了团支部的近期的党史学习工作,提出全体团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历史地位,把握时代最前沿的脉搏;另一方面要回顾党史,发挥党史对团员个人精神的塑造作用。随后,李嘉同志带领大家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内容,全面回顾了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会议重温了四个庄严宣告的有力宣言,团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发出挑战,纷纷表示要在许党报国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之后,会议进行民主测评投票,通过个人自评、团员互评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

本次团组织生活会加强了团员之间的交流,引导团员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党史学习和民主测评帮助了广大团员对标先进,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大家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四、结语

此次党团班联合活动通过系统介绍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意义和精神、组织大家观看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视频、介绍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内容,使得参会人员系统地了解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伟大成就坚定必胜信心,伟大梦想凝聚奋进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实际行动书写更加绚丽的时代篇章。



Copyright ©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京ICP备05004617-3

  • 微信